日本藝伎百年風華 揭開神秘面紗與藝術精髓!


日本藝伎百年風華 揭開神秘面紗與藝術精髓!(攝影:洪書瑱)


【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】

 

日本中最著名的文化之一,那就是宴席、茶會中的藝伎、舞伎等文化!「藝伎」的出現可追溯到17世紀至18世紀的江戶時代,或許許多人並不知道最初的藝伎並非女性,而是戴著假髮的男性,他們在宴會或娛樂場所表演傳統的鼓樂外,說唱和逗趣也是其看門本領,然而歲月更迭到了18世紀中葉,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就成為了藝伎的主流,其工作內容主要是在宴席上,以舞蹈、演唱、演奏等方式來表演,不僅藝術修養高,還得扮演起社交場所的活躍者與文化傳承者!若您曾仔細注意藝伎在舞台上的舞蹈演出,藝伎臉上表情可說毫無波瀾,所有的情感表達,全靠眼神、肢體、舞蹈的支微細節來展現喜怒哀樂,並表達日本所喜歡的含蓄之美,其工作性質與華人世界相較,類似「清倌」,都是買藝不賣身的角色!
 



「藝伎」的出現可追溯到17世紀至18世紀的江戶時代(攝影:洪書瑱)


藝伎在舞台上的舞蹈演出,藝伎臉上表情可說毫無波瀾,所有的情感表達,全靠眼神、肢體、舞蹈的支微細節來展現(攝影:洪書瑱)

 

或許有些人會把「藝伎」寫成「藝妓」,但認真研究一下,藝妓原就是「藝伎」的「本字」,但在現代中文裡,多把「妓」字直接連想到性交易方面,因此「避諱」才用了「藝伎」來代!擔任藝伎的條件非常苛刻,學藝費用高昂且艱辛,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,也不是所有藝妓都能堅持,故在現代日本人的觀念中,藝妓是非常體面的職業,女孩子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藝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!
 



「藝伎」(左)與「舞伎」(右)在裝束上,也有所不同,藝伎裝扮較為簡單莊重,舞伎打扮上較為活潑、繽紛(攝影:洪書瑱)


藝伎打扮強調成熟、優雅,並展現專業的氣質(攝影:洪書瑱)

 

「藝伎」與「舞伎」最大的分別,前者是已完成訓練、是獨當一面的專業表演藝術家,她們的打扮強調成熟、優雅,並展現專業的氣質,相對舞妓而言,外觀顯得更為簡潔內斂。而「舞伎」若以現代人的語彙表示,就是成為藝伎前的「練習生」,其身份地位以及裝束上,也有所不同,舞伎的服裝造、裝飾如頭飾較多,也較為繽紛,且「舞伎」頭髮為真髮所盤髺,而「藝伎」則是頭頂假髮,而且舞妓的腰帶會綁成長達5至6公尺的「垂帶」,而藝伎會綁「太鼓結」,都是明顯的不同與等級化分。
 



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,並且特意向後傾斜,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,來展現其性感(攝影:洪書瑱)

 

藝妓化妝也十分講究,光外表打扮裝造約要花費5、6小時,其中化粧就要2-3小時之久,還有頭髮及服裝等!或許許多人並不明白,為何藝伎的臉上要塗成白色,原因為在古時黃昏沒有電燈,白色的妝容在燭光下才會顯得白晢,而這個傳統也就這麼流傳下來。另外,許多人會以為藝伎身著是一般和服,雖然看似相同,卻略有不同,一般的和服後領高,會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實,而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,並且特意向後傾斜,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,來展現其性感,而且藝妓通常都會在脖子後面畫「三足」,刻意露出一點沒塗白的地方,讓脖頸更顯修長。
 



日本京都、東京、金澤、秋田等各地都有獨特的藝伎文化,也會加入當地的人文特色(攝影:洪書瑱)

 

事實上日本京都、東京、金澤、秋田等各地都有獨特的藝伎文化,其中秋田在湯澤的藝伎與京都較為相同,原因是當年位於湯澤的城主娶了京都地區的公主,京都公主也將京都的藝伎文化帶到湯澤地區,故兩地的表演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!
 



男性表演者「幫間」,在某些傳統場合,仍會與藝伎一同出席宴席,扮演「開心果」的角色,來烘托氣氛(攝影:洪書瑱)


 

宴席表演除了藝伎、舞伎外,有時也能看到男性表演者稱之為「幫間」,而事實上「幫間」的歷史,比女性「藝伎」還要悠久,在江戶時代之際,女性藝伎文化尚未普及時,宴會上的主要娛樂提供者就是男性,而這藝者也就是「幫間」,而現代「幫間」轉變為藝伎的輔助角色,在某些傳統場合,仍會與藝伎一同出席宴席,扮演「開心果」的角色,來烘托氣氛!



台灣舞伎「FUMIKA,風實華」將於7月來台演出(攝影:洪書瑱)


 

位於日本東北的秋田,其藝伎文化曾有過走向衰落的歲月,但近年透過「秋田舞伎」企劃正積極復興,因此你若至秋田的宴席上,能看到較多元的演出,有緣的話,還會機會看到一位來自台灣彰化的舞伎「FUMIKA,風實華」,她克服困難經歷了無數次的拒絕,才進入這個日本傳統文化中,並花了9年多才終於獲得認可,於去(2024)出道,也算拿到成為「藝伎」的入門券,而這位台灣舞伎將於7月12日(六)、7月13日(日)在台灣新北所舉辦的《2025 板橋夏日嘉年華》在府中廣場活動中演出,演出時間分別為 7月12日 10:50~11:00、14:30~14:50,以及 7月13日 11:15~11:25、14:30~14:50。
 



宴席上與藝伎、舞伎一起互動(攝影:洪書瑱)


宴席上與藝伎、舞伎一起玩遊戲(攝影:洪書瑱)


 

由於藝伎的生活自成一格,易形成一個個小圈圈,故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,從而造成了人們對藝妓生活的好奇和興趣,遊客若到日本想感受,除了特定活動宴席上,幾乎不易窺探,若到秋田也想感受藝伎的文化風情,在秋田深耕觀光旅遊的「燦星旅遊」,不僅為秋田旅遊設置專區(https://www.startravel.com.tw/project/tohoku_akita/),在行程中也會安排有藝伎及舞伎的演出宴席,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時間中,不僅能看到演出外,還能與藝伎、舞伎一起玩遊戲參與「お座敷遊び」,如とらとら (Tora Tora)的猜拳遊戲,以「老虎」、「老婆婆」、「武士」來比輸贏,遊客更能近距離了解這項已日本流傳三、四百年歷史的傳統文化。

 

版權所有 旅遊經 © 2016.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新北市永和區環河西路一段7號8樓 電話 :02-89210681 傳真 :[email protected]
""